推廣 熱搜: 機械設備  電子  供應    重慶  公司  油漆  振動篩  包裝機  深圳 
?
?

玉米臨儲政策調整不宜急剎車

   2015-09-16 558

    目前,國內玉米供需格局明顯供大于求,國家在臨儲玉米超過1.3億噸巨大庫存的同時,又面臨著巨大的財政壓力、下游需求不濟、進口玉米及進口替代品充斥市場的現狀。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,今年的臨儲新政或是國內玉米乃至糧食政策調控的一道分水嶺,不僅關乎糧食生產形勢本身,更直接關系到行業、產業和諸多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。

    鑒于此,國家相關部門帶頭調研,并由此誕生了很多消息。部分觀點提出:要大幅降低臨儲收購價格,并與國際糧價接軌,用以減少財政壓力,并推動國內玉米種植、收購全面走向市場化。也有持相反意見者提出:臨儲收購價格的調整要逐步過渡。

    一時間,國家職能部門之間的爭論十分激烈。當前各種版本傳聞不斷,我們梳理了其中傳聞較多的說法:“臨儲收購價格下降到每斤0.9~0.95元,并每斤直補農民0.1元。通過這個政策減少臨儲收購量和降低用糧企業成本,使玉米逐步市場化?!睂Υ苏邆髀?,我們進行如下分析:

    首先,看政策導向。一方面,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并沒有直接給出這樣明確的信號,領導層在“兩會”期間還反復強調要大力鼓勵農民種糧,惠農政策不減。這些政策信號,使得東北玉米主產區農民、合作社、龍頭企業的種糧積極性十分高漲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大幅降低臨儲收購價格,國家將失信于民,不利于政策穩定。

    其次,看影響群體。近3~5年來,東北產區種糧大戶、合作社及涉農龍頭企業發展迅猛,依托國家支持農業的政策和土地流轉政策的放開,有近1/3以上的土地都實現了集約化經營,大量土地以各種方式、各種合作模式流轉出來。但是采取直補的方式,直補款項,如何兼顧出租土地的農戶和租賃者以及合作承包土地的種糧農戶,需要慎重權衡。由于2015年東北產區發生了相對嚴重的旱情,市場預期,東北地區或有兩成以上減產,以全國產糧第一大縣吉林省農安縣為例,幅度減產達到四成以上。如果臨儲價格出現大幅調降,新型農業主體又得不到補貼,輕則面臨破產風險,重則3~5年的積累將化為烏有。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現代農業改革成果將面臨滅頂打擊。同時農村消費也將會出現大幅度下滑,農資價格隨商品價格水漲船高,只漲不跌,一旦臨儲收購價格下調,很多農民連第二年的生產資料都買不起。這對國家宏觀經濟影響會十分巨大。

    第三,看前車之鑒。一方面,玉米在我國是主糧之一,種植面積最大,范圍最廣。實行玉米目標價格補貼后,由于多年來慣性依靠政策保護,不管是農民還是企業,風險意識不強,抗風險能力較弱,市場首先迎來的是玉米價格的大幅下跌,農戶的收入受損,種糧積極性受挫,進而會嚴重影響中國糧食安全。另一方面,實行了1年的大豆和棉花的目標價格管理,目前看并不成熟。何況中國玉米產量基數大,涉及到東北千千萬萬的農戶。而在目前多種種糧模式并存的情況下,如何能補得合理?補得到位?這是一個大難題。補貼如果不能合理到位,容易引發種糧主產區農村社會巨大矛盾,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,是很大的政治問題。因此,直補農民的政策,實際上操作起來既困難又復雜,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。

    解決目前國內玉米市場不夠活躍、需求旺季不旺、價格低迷的方法,并非全部要依靠調降臨儲收購價格和直補農戶的方式。面對當前市場明顯供大于求的供需格局,既要考慮如何能夠合理地確定收儲規模,不是一味地敞開收購,也要重視玉米如何快速有效地去庫存化。

    第一,新糧食年度的臨儲收購價格,要平穩過渡,小幅調整。這個調整的幅度,必須在社會和農民可承受范圍內,向農民釋放信號,引導農戶明年適當調整玉米種植面積,調整種植結構,鼓勵農戶種植大豆,增加對大豆的投入和支持力度。畢竟從生產效益的成本看,玉米和大豆產量是四比一,用補玉米的錢來補大豆還是綽綽有余。

    第二,重啟運輸補貼,它能刺激銷區用糧企業,直接赴東北采購,對東北玉米的消化和外運作用非常直接有效。一味地通過調整臨儲收購價格,財政支出一樣不堪重負,同時也承擔保管壓力和壞糧風險。而通過出臺運輸補貼費用,如果用這部分倉儲利息補貼的一部分,作為運輸補貼,補給南方用糧企業,絕大部分的東北玉米產量將由市場來解決,一舉多得。比如拿出300~400元/噸的運輸補貼,這樣就會減掉進口高粱、大麥、DDGS以及木薯的替代,南方的玉米價格就會在2000元/噸左右,可以至少比今年多消化2500萬噸的玉米,那么就會少收2500萬噸臨儲玉米。同時南北方全社會會增加2500萬噸玉米物流量,鐵路、碼頭、內貿船運、包裝及搬運工人等等都能活躍起來,為應對經濟下行好處多多,可以帶動上千億GDP的增加和巨額稅收。南方用糧企業會減少400元/噸的成本,對養殖業也是一個有力的支持。按2500萬噸玉米,每噸財政拿出400元計算,共需拿出來100億元,能減少2500萬噸玉米的臨儲收購量,而3年2500萬噸的臨儲收購倉儲費用支出就是165億元,節省了將近一半。

    第三,支持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新糧。在收購期就給企業補貼生產,這樣一來,深加工企業會加大收購新糧力度,至少會多收2000萬噸。后期拍賣時國家對社會明確公布信息,要公平順價銷售,不給社會任何企業補貼,這樣深加工企業、飼料企業及貿易商都會建立全年的庫存,這還可以解決至少3000萬噸玉米出路,今年市場預期,東北或將減產2000萬~2500萬噸,這幾項數字相加,至少7000萬~8000萬噸的產量將被消化,合理控制了臨儲玉米的收儲規模。綜合測算,新年度臨儲收購量一定會控制在3000萬噸以內。運費補貼支出100億元,深加工補貼支出100億,兩項合計200億元就解決巨量的結轉庫存問題。還能帶動就業,促進經濟發展,農民賣得出,農業發展有序,政治穩定,這比單純調降臨儲收購價格更加安全和有效。

    希望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時多從基層著眼,多做調研,多與農民、種田大戶、合作社以及各相關企業共同調研,共謀對策,走群眾路線,一起來研究中國糧食和農業發展在新常態下的新出路。


特別提示: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,真實性未證實,僅供參考。請謹慎采用,風險自負。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
相關行情
推薦行情
點擊排行
?
網站首頁 ?|? 增值服務  |  注冊協議  |  關于我們  |  聯系方式  |  意見建議  |  版權隱私  |  支付方式  |  網站地圖 ?|? 排名推廣 ?|? 廣告服務 ?|? 網站留言 ?|? 違規舉報 ?|? 豫B2-20030028-29
?